查看原文
其他

从业38年机关老笔杆:为啥年度总结要有“几何思维”

刘细彦 上海华略智库
2024-09-03


作者:刘细彦

来源:上海华略智库(ID:HUALUETT)


儒家曰“吾日三省吾身”,善于总结方能成长进步,屡有收获。在工作中,年度终结亦是几乎必不可少的,如何将其写得出彩是困扰众多人的一大难题。本文作者认为写好年度总结要有“几何思维”,围绕主题定基“点”,梳理脉络勾主“线”,运用材料铺平“面”,提升表里筑立“体”。一起来看!全文7277字,阅读约19分钟

华略原创音频上线,欢迎收听音频版

不论年中还是年末,很多单位无一例外要写年度总结,如同鸟之梳理羽毛、牛之反刍吐草,对一地一域、一岁一秋的工作进行全面回顾、深度整理,分析过去的成败得失、弄清经验教训,以固底板、补短板、扬长板、追样板,促进工作螺旋式上升。


面对总结这一周期性、规范性很强的事务公文,面对纷繁复杂的各项事务,一些写作者感慨“写出来易写出彩难”。笔者在写作实践中感悟到,写好年度总结,要有“点线面体”几何思维。


抓住事件本质,围绕主题定基“点”
所谓“点”,就是事件的聚焦点。要以时间为横轴,以事件为纵轴,用比较的方法,以俯视的眼光,对年度纷繁复杂的事件透过现象看本质,梳理出事件的重点、亮点和特点。


盯牢重点。年度总结要反映本地区、本单位工作的全貌,做到职能全覆盖、事件全扫描,既不能顾此失彼、遗珠弃璧,也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装到篮里就是菜。


没有重点就没有艺术,把重点拎出来,要“泼墨如云”;把次重点摆一下,要“惜墨如金”;把非重点淘汰掉,要“一墨不着”。但在写年度总结的实践中,常常不患道理不明,而患方法不通。


判断重点,可运用“三看两所在”。


“三看”:看定位,是否属于落实上级重大战略部署,是否属于年初重点安排,是否属于本单位主责主业;看操作,是否统筹相关单位齐抓共管,是否动员本单位一切资源持续奋战,是否实施重大改革创新;看影响,是否对全局工作中产生重要作用,是否推动本单位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是否对本单位当年甚至未来一个时期的工作带来奠基性、引领性价值。


“两所在”:制约工作推进的瓶颈所在,推动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比如,某市委深改委下设14个工作推进小组,工作点多面广,2022年年度总结从打好“一体融合”改革“组合拳”、跑出便民惠企服务“加速度”、构筑公共资源交易“新平台”、汇聚实干争先赶考“向心力”四个方面展开,提纲挈领,要言不烦,区区3000字就形成了一份“简约而不简单”的总结。


聚焦亮点。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作为全局中的个体,既要忠实履行自身的法定职责,又要在服务全局中发挥协同作用,工作千头万绪,效果也参差不齐。这就要求年度总结要把最有光彩且引人注目的亮点事件总结出来。


要把亮点找出来,可运用以下四种方法:


横向比较法,就是与同区域、同领域的单位进行比较,是否属于“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转”的工作。


考核评估法,是否属于在中央和地方、区域和领域年度考核中,分数居高、排位靠前的工作。


体制夸赞法,是否属于上级批示肯定、点名表扬、大会表彰、评比获奖的工作。


媒体亮相法,是否在内部简报、主流媒体进行正面宣传报道的工作。

比如,某市文旅局2022年总结的第一条,就是“文艺精品创作成果丰硕”:中篇弹词《红色摇篮》获第十二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文学奖,大型民族管弦乐《江河湖海颂》获文旅部2022-2023年度“时代交响”创作扶持计划扶持作品,舞剧《运·河》入围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终评……可谓亮点纷呈,煜煜生辉。


当然,有些亮点还需要作者用敏锐的眼光去审视,用深思的大脑去挖掘,用别致的角度去提炼,也能产生“看似平常最奇崛”的效果。


突出特点。特点类似于沸点和临界点,可联想成撬动地球的支点,那么不落平庸、不同凡响。写年度总结,应当反映本地区、本单位工作中有独创性的东西,写出“这一个”的特色,说好“地方话”;而对于那些年年可套、家家可用、处处可放的“普通话”,就要慎入总结之中。


要抓住工作特色,也可运用“对比分析法”,在掌握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对比分析:将今年与去年的工作进行纵比、自己与别人的工作进行横比,在目标定位、重点选择、措施运用、力度把握等方面有何不同?所取得的效果又有何不同?这种“不同”就是特色。


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工作,不可能每年就是那么“三板斧”功夫,总会根据形势变化、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等不断调整思路和方法。即使是同一项工作,不同阶段也会有不同的举措,会不断出现“新鲜点”。如果总是拿“老眼光”去看待现实中产生的“新鲜点”,就必然循环往复唱“四季歌”,特点表现不出来。


比如,近几年来,产业链“链长制”在全国多地实行,“至今已觉不新鲜”,但某市发改委在年度总结中阐述,“构建由链长挂帅、产业专班主抓、区市(功能区)主战、链主企业主建的推进体系,实行高位推动、部门联动、上下齐动相结合,推动产业链链长制走深走实”,这就敏锐抓住了“新鲜点”,实现推陈出新,令人耳目一新。


遵循工作逻辑,梳理脉络勾主“线”
所谓“线”,就是“点”的集合群。要遵循工作的内在逻辑,以成绩、问题并行为“纲”,以重点、亮点、特点杂糅为“目”,举纲带目,以目立纲,把握工作的本质规律,形成事件的成绩线、问题线和体会线。



精绘成绩线。一般情况下,年度总结的使命,主要是展现成绩,这尽管有评功摆好的成分,但突出讲成绩,有助于提振士气、鼓舞斗志、再接再厉,因此也成为时代的主流意识。


讲成绩要有系统观,既要讲显绩,也要讲潜绩。所谓显绩,就是单位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履行法定职责、实现预期目标的实践中,科学利用客观资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所取得的实际效果。这种效果可感受、可评估、可考核,能用数据来衡量、实体来佐证。


如某副省级城市发改委年度总结“内需拉动持续加力”,引用了一组数据:


投资方面,“目前380个实施类项目全部开工、全部纳统,已完成投资254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38%。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1%,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2.6%和19.3%。”消费方面,“培育发展楼宇经济,新增2个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在全省促进服务性消费正向激励评价中名列第一。”

这份“成绩单”的数据掷地有声,论证有力,令人信服,在疫情反复的背景下殊为难得。


所谓潜绩,是指单位在履职过程中所创造的一些不易为人所知晓或暂时效果还不明显,属于“打基础、利长远”的成绩,属于明确了思路、找对了方法、凝聚了合力、破除了瓶颈、振奋了精神等方面的成绩,也值得总结。


深挖问题线。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任何一个单位的工作必定是既有成绩也有问题的,不可能尽善尽美。而问题是最好的老师,聆听了教训就明白了方向;问题是最好的机遇,克服了问题就取得了进步。何况,成绩与问题并没有绝对静止的界限,会相互转化,发现问题就是能力,解决问题就是成绩,掩盖问题可能毁掉成绩。应当摈弃“说问题会惹问题”的顾虑,在正确的“问题观”指导下写年度总结,体现“有实事求是之意,无文过饰非之心”。


而当前写年度总结的实践中,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就是谈起成绩“千言万语”,说到问题“三言两语”甚至“不言不语”。


比如,某市发改委在肯定成绩洋洋洒洒、尽展风采后,笔锋一转,触及问题:“一年来,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广大市民的期望相比还有不少差距。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下,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项目投资后劲存在不足,重点领域改革有待深化,民生服务保障仍需加强。”到此戛然而止。这样笼统、含糊揭示问题,如同隔靴搔痒,对明辨得失、趋利避害、拾遗补缺,并无益处。


因此,应当有直面现实、正视问题的勇气和睿智,既说共性问题,也说个性问题;既说表层问题,也说深层问题;既说政策问题,也说操作问题;既说问题表现,也说问题成因;既抽象概括,也适度展开,把问题点准、点明、点深。当然,也应当突出重点,不能失之琐碎。


智画体会线。总结总结,要有“总”有“结”。展示成绩、分析问题是“总”,得出经验、揭示规律是“结”。“总”属于“术”的层次,而“结”属于“道”的层次。古人云:“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道”指的是规律、道理、本源,“术”指的是具体的方法。从“术”上升到“道”的层次,就可把握事物的基本规律,进而指导“术”提升到更高的水平,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打一仗进一步,不吃糊涂亏,不占糊涂便宜。”(李瑞环)


具体到写年度总结的体会而言,就是工作居上的经验在哪里,如何坚持和发展;工作居中的症结在哪里,如何改进和提升;工作居下的教训在哪里,如何纠正和克服,把最根本、最核心、最关键,又最精准、最实在、最管用的经验总结出来,成为开展下一步工作的指导思想。


但实践中,一些所谓弥足珍贵的经验,虽顶天而难立地,有共性而缺个性,寥寥数语,空泛无物。如某市总结政府工作的经验:牢记嘱托是根本遵循,危中抢机是制胜密码,民生幸福是不懈追求。这样的所谓经验,与周围环境、具体情景相脱节,缺乏实质性的、独到性的价值。


在表现方式上,相对于成绩线、问题线而言,体会线可以是明线,在概述成绩、分析问题之后,专门列一部分谈体会;也可以是暗线,每一层次的情况和体会做到夹叙夹议,水乳交融。


坚持高标控制,运用材料铺平“面”
所谓“面”,就是“线”的铺陈物。要把握总结的质的规定性,将感性认识的“总”和理性认识的“结”,进行高标准加工、严控制取舍,填充到线上,展示总结材料的真实面、准确面和典型面。



坚守真实面。年度总结要对一年内地区、单位的工作情况进行自我检视,主要目的在于以“回头看”分析成败得失,为“向前看”奠定认识基础。因此,年度总结所选用的事例和数据必须真实,否则就是自欺欺人,这样不但于事无补,还可能因为信息失真而造成误导,轻则损害单位形象,重则危害事业发展。


在写年度总结的实践中,不少单位也确实出现了“无中生有”“有中生优”等行为不端的现象。


所谓“无中生有”,就是把计划说成行动,把过程说成结果,甚至对别人的年度总结进行“移花接木”“复制粘贴”,自家的总结还出现了别家的地名。这样的总结,完全是一堆文字垃圾,毫无价值可言。


所谓“有中生优”,就是把芝麻吹成西瓜,对牛肉拼命注水,使笔下成绩大于实际业绩、笔下收获胜于实际付出。这种“三分成绩七分吹”的总结,有邀功献媚之嫌,其含金量不足的事实会被专业人士洞穿的。


这些现象警示我们,写年度总结时,一定要深怀敬畏之心,所使用的事例、列举的数据,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虚构成绩,也不夸大成绩,不隐瞒问题,也不缩小问题。


要时刻牢记:材料真实是年度总结的生命所系!


紧扣准确面。年度总结要对一年内地区、单位的工作情况进行全面回顾,必须最大限度地占有素材、掌握信息,在此基础上,全面进行甄别、筛选,将大量的事例、数据作为材料运用到总结中,为立论做佐证。


年度总结所选用的事例和数据以及评价性判断必须准确,否则就给人一种马马虎虎、敷衍塞责的感觉。在写年度总结的实践中,要做到“三准确”。


选用的事例要准确,包括对事例的性质、范围、程度等所有方面的细节表述,都应当准确无误。


选用的数据要准确,包括数据与事实要相符、数据之间的关系要合理、数据的精度要一致等。数据无小事,往往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比如,某县全年村级集体资产比上年猛增35%,令人难以置信,究其原因,是上级部门扩大统计口径后,村“统计+估计”数据,抢时间上报到镇,镇简单加总上报到县,县最后加总的数据,自然就变得“水滴滴”了,加总变成了“加肿”。数据之间往往相互关联,稍不留神,也会出现偏差,比如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值之和不等于100%。

评价性判断要准确,像“创历史新高”“尚属首例”等词语,都应当慎用,做到恰如其分,贴切适度。


如果说总结的材料失真是职业操守问题,那么总结的材料失准就是职业态度问题。年终岁毕之际,面对海量的原始素材和紧迫的工作时间,假如直接运用“剪刀+浆糊”的传统套路,将素材中认为可用的材料,不问青红皂白直接“拿来”,完成任务了事,这就可能在引用上出现不准确的现象。


要时刻牢记:材料准确是年度总结的健康所在!


选准典型面。年度总结所选用的事例和数据,必须在面上具有代表性,不是偶发事件、个别事例,要与全局紧密相连,能够客观地反映全局的本质和规律。

典型是更高层次的真实。要精准地找到典型,可从效果、做法、思路三方面着手。


从效果方面找典型,对于本地区、本单位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独家方法,有效解决了共性问题,在面上引起了重视和关注,那就是上佳的典型素材,应及时写进年度总结。


比如,某市探索新型学徒制,开设“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课程,有效解决了产业工人在岗培训时间难以统筹、企业技能人才供不应求等两大矛盾,两年就培养了3万余名企业新型学徒,在当地党委机关报头版头条刊出,产生了广泛影响。


从做法方面找典型,对本地区、本单位的传统做法有创新、有改进,但限于时间等因素的制约,还只是初见成效,但价值可观、趋势良好的事例,也应当作为典型事例写进年度总结。


比如,针对基层治理中普遍存在的“报表过多过滥、基层不堪其负”难题,某区建立模块化动态表单,完成数据标签化管理,集成街道统一数据库,形成“数字全岗通”,解决了基层“表哥表姐”难题。下一步将在区属各部门及街道建立首席数据运营官、数据执行专员队伍,全面提高区域内整体数据资源管理能力。


从思路方面找典型,对于工作刚刚起步,举措方法尚未完全形成,数据指标还无法呈现,但在理论指导和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思路令人耳目一新,也有典型价值。

要时刻牢记:材料典型是年度总结的力量所在!


精心归纳表达,提升表里筑立“体”
所谓“体”,就是“面”的构架体。要把握总结的目标要求,对素材进行精心归纳,用语言进行精粹表达,使总结表里如一、形神兼备,呈现总结材料的思想维、骨架维和颜值维。



搭设思想维。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年度总结也要求如此,立意要有高度,观点要有深度,跌宕起伏,荡气回肠。


在写年度总结的实践中,有的地区和单位搞“大事记”似的总结,比如某县政协经济委员会年度总结了6件事:召开两次专委会全体委员会议;举行“访委员企业,助双招双引”活动;推进意见征集和提案督办工作;开展协商和民主监督活动;开展创建经济专委会特色品牌活动;参与扶贫济困送温暖、暖心助企等活动。这样的总结只有纪实价值,缺乏思想启迪,完全是一本“流水账”,需要提炼观点、提升“海拔”。


年度总结要有“含金量”,关键是要下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改造的功夫,“把材料搞全了、弄准了,把问题掰开了、揉碎了,把内在联系弄清了、摆正了”(李瑞环),从而“结出果实”,弄清“过五关斩六将”的成功经验和“走麦城”的失败教训,得出规律性的认识,指导下一步的工作。


从经验的角度看,该县政协经济委员会的年度总结,应当确立“高水平履职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对现有素材进行分析和综合,可用“五大意识”统领起来,对素材进行重新组合,表达为:


“站高望远,以更强的政治意识胸怀全局;资政建言,以更强的参政意识助推改革;完善监督,以更强的民主意识履行主责;化虚为实,以更强的发展意识担当作为;重民利众,以更强的宗旨意识服务民生。”

这样表述,既与单位职能相称、工作实际相符,又观点鲜明、语言凝练。


构建骨架维。年度总结的成绩、问题、经验等内容十分丰富,要构建骨架,安排布局,把各项内容串联起来,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就像用线把零散的珠子串起来,好看、好拿、好用一样。


因为年度总结属于全景式、综合性总结,不宜像单项总结那样按照背景交代到工作展开的步骤、方法、成效、体会一路纵向布局,而应当采取横式结构法和纵横交叉法。


横式结构法,即在引言中概述总体情况,再分若干部分对各项工作进行横向平展铺开,部分与部分之间是并列关系,就像一根藤上的瓜一样,同一辈分,依次排列。


当然,并列关系也不是随意排列,而是依据工作的重要程度和单位职责定位分块排列。


如某市经济信息化委年度总结:


开头部分,用高度凝练的语言概述全年工作思路、重心和成效,列举工业经济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情况部分,交代主要工作,包括撬动“三驾马车”实现稳增长、加强创新驱动促进转型升级、实行数实融合提高发展质量、抓实节能降耗落实“双碳”行动、强化信息公开完善诚信体系建设等措施和成效。


体会部分,简明介绍工作经验,包括坚持政策为大、项目为王、质量为上、创新为要、环境为基等。


这种结构“中间大、两头小”,详略要得当,重点要突出。


纵横交叉法,即多项工作同步总结,体会不单列,而是融入各项工作之中。主体部分的每个层次既谈工作又谈体会,这是纵式;而若干层次相并列,又为横式。


如某区委政法委年度工作总结,主体部分为四个层次:以筑牢区域安全防务为要务,下真功夫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以厚植平安沃土为导向,下真招数推动社会治理效能再上台阶;以助推产业、空间、治理转型升级为动力,下真力气让法治成为地区核心竞争力;以夯实过硬队伍建设为基础,下真决心锻造忠诚干净担当政法铁军。


以上每个层次把措施、成效和体会融为一体,妥帖自然,流畅通达。


美化颜值维。一个人是颜值重要,还是思想重要?有人说:颜值决定能不能走到一起,思想决定能走多远!此言不虚。为人如此,为文也如此。年度总结“始于颜值”,所以要提高颜值,让读者看起来爽心悦目,品起来韵味无穷。


年度总结怎样提高颜值呢?应从五个方面着力:


个头要适中,就是总体篇幅与总结内容相称,言之有物,短文长看;言之无物,长文短看。但还是追求言简意赅、意尽言止。“事以简为止,言以简为当。”(宋·陈骙)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直来直去,开门见山。


身材要匀称,就是各段落之间的篇幅要大体相当,不能头大身子小,肚圆腿杆细。而且段与段之间要致密紧凑,句与句之间要无缝衔接,不能松松垮垮,乱点鸳鸯。


性格要活泼,就是语言运用方面不要总是正襟危坐,可以妙用古今中外的一些经典诗句,可以借用典故来摆观点、讲道理,也可以说“方言土语”,唱“山歌小调”。


表情要丰富,就是在表达形式上除了以文字为主外,还可以适当配以图表,增强直观性,还能起到以一当十、精简文字的效果。呈现方式的丰富性,是很多单位领导希望看到的,也是当下叙事的一种普遍审美,尤其是年轻人要具有多元表达的能力。


眼睛要明亮,就是在小标题制作上要独具匠心,整散结合,以整句为主,体现建筑美。标题要精准概括段落和层次的分旨,对主体起到烘云托月的效果。每一段的开头也要概括本段要旨。好的标题是文章成功的一半,要让凝练成为一种习惯,只有让读者快速抓住要点、亮点,才能精准地表达和传递思想。
下面这些文章,可能你也喜欢
【】
【原创】华略智库任新建: “四新”交通产业将是高质量发展领头羊
【原创】北京唯一!为什么是丰台?
【原创】华略智库任新建:上海临港的“港产城融合”为何值得学习【原创】《上海国资》专访华略智库专家:国企如何当好科创“国家队”
【原创】苏州再起跳:蓄势待发的高新区创新集群【热文】最近,各省一把手都去安徽学“招商引资”了【热文】黄奇帆最新演讲:中国高质量发展要解决什么问题【热文】上海首次“掉头向西”招商,释放什么信号?
【热文】浙江6位市县书记发言:如何做好县域产业招商?
【热文】从曹县到淄博,小城市出圈的“品牌方法论”

别忘了点赞+在看哦!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上海华略智库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